电影《731》全球多地上映,这段黑暗历史每个中国人都该知道
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——2025年9月18日,恰逢九一八事变94周年。也正是在这一天,一部揭示抗战时期日寇罪行的电影《731》,正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。
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——2025年9月18日,恰逢九一八事变94周年。也正是在这一天,一部揭示抗战时期日寇罪行的电影《731》,正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。
在这个看似信息流通无比顺畅的时代,有些真相却被深深掩埋,如同被刻意封印的恶魔,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。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用中日双语转发电影《731》海报时,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巨石,在日本社交平台上激起千层浪,掀起了一场罕见的“历史觉醒”浪潮。
电影《731》9月18日全球上映。据网络平台数据,截至上午9点18分,电影《731》上映首日综合票房达1.3亿。该片也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。(记者:赵丹丹)
中国驻日大使馆突然放大招,一张电影《731》的海报配着中日双语文案直接冲上日本热搜,把日本暑期档刻意营造的 “受害者风气” 撕得粉碎,评论区里日本网民的反应更是让人看清了真相。
《731》于9月18号在全球上映,而影院开播的第一批是9点开场,一场电影125分钟,然后90分钟后,有第一批观众已经在网上评论了观后感,不过却是一些负面的评价。
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为题材的电影《731》,17日晚在长春举行首映礼。
9月17日,重大历史题材影片《731》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球首映式。该片自筹备之初就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,其上映不是一次简单的新片宣发,而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历史记忆唤醒仪式。
电影《731》自公布以来,就备受关注,它承载着一段极其沉重的历史,本应成为唤醒民族记忆、警示后人的重要作品,然而却迟迟未能上映,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?又该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价值呢?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。短短数月,128万平方公里的东三省沦陷,3000多万东北同胞从此饱尝十四年亡国奴之痛。
历时100余天,足迹遍及海内外52座城市,倾心讲述30多位抗联将士的感人故事……9月17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《东北抗联》有关情况。该片近期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,随后在辽宁卫视等广播电视媒体及相关网络平台展播
谈及接拍契机,姜武首先表达了对导演赵林山的敬佩:“林山导演十年坚守、勇于担当的精神打动了我,能拿到这个剧本,我格外珍惜。”他直言,饰演角色的核心诉求,是“为遇难同胞发声,通过影像留存他们的存在痕迹,让全世界铭记历史,珍惜当下和平” 。
长影导演赵林山筹备11年的电影《731》终于要在9月18日上映了,该片关注度空前,9月17日长春首映当天,创下中国电影史首日预售票房冠军、排片场次冠军、单日预售票房冠军。赵林山回到家乡参加首映礼并接受了吉刻新闻记者的采访,他坦露了创作背后的坚守与初心。
你敢相信吗?一部揭露历史真相的电影,还没上映就引爆全球热议,甚至让日本网友急呼“我们必须看”!这部备受关注的战争历史大片《731》,到底有什么魔力?
侵华日军在二战中建立起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。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秘密研制细菌武器,开展人体实验,是日本策划、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。
今天上午10时,浙江全省将统一鸣响防空警报,预先警报、空袭警报、解除警报依次鸣响,提醒人们勿忘国耻,居安思危。
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,九三大阅兵震惊全世界,国家的强大,让我们自豪。铭记历史,勿忘国耻,2025年9月18日这个日子,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,电影《731》选择这一天上映,无疑是接力大阅兵的又一大国民级事件。《731》已经不能定义为普通的一部电影,用“配合国家重
1940年后的中国东北,有这样一处“特殊营区”,军官们每日享受着高级套餐与啤酒,日子过得奢靡滋润。可谁能想到,支撑这份“舒适”的,是每年超过1000万日元(相当于现在的18亿人民币)的军费。
9月18日,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沉痛记忆的日子,电影《731》将开启在全球多地的放映征程。这部影片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影像化呈现,更是对一段惨绝人寰暴行的深刻揭露与铭记。
当9月17日哈尔滨的影院灯光暗下,“731”三个黑色大字在银幕上亮起的瞬间,这场筹备近十年的影像叙事,便不再只是一部电影——它成了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,将80年前那段浸满血泪的历史,清晰地呈现在当代观众眼前。
咱先把时间地点和事儿说清楚哈。9月18日,《731》在咱们中国香港、中国澳门,还有澳大利亚、新西兰上映;9月19日,美国和加拿大的观众也能看到这部电影;到了11月,韩国的朋友们也能走进影院。另外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俄罗斯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这些地方也马上安排上了